《周·知》| 三件大事见证中欧关系“不平凡” 外媒报道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拟9月在京举行
第一,关于中方宣布对镓和锗两种金属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欧盟的后续反映。
首先,谈一谈背景资料。镓和锗是新兴的战略性关键矿产,均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矿产名录中。据欧委会2020年报告,中国生产的镓和锗占全球供应量的80%,欧盟27%的镓需求和17%的锗需求从中国进口。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2019年全球最大的锗消费端为光纤和红外光学领域,分别占34%和36%,太阳能电池占17%的消费量。
镓则引领半导体材料发展方向,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的新粮食”。金属镓可以应用于5G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砷化镓作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素有“半导体贵族”之称,是光电及手机网通高频通讯不可或缺的元件。氮化镓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在手机快充、LED、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充电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外媒报道,中方最新管制出口让欧盟像“吃了一记闷棍”一样。彭博社报道,中方举措恰逢荷兰宣布新出口管制之后,目前欧盟正抓紧应对,希望中方缩小管制范畴。《政治家》则报道,欧方人员认为可能还没法把中方管制措施提到WTO层面去解决,因为管制使用的是“安全”例外,而且并不针对特定国家,并未违反无歧视原则。
很多外媒援引了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的评论,即“中国出口管制芯片重要原材料只是开始,中国反制的工具还有很多,如果对华高技术限制继续升级,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会进一步升级。任何利用霸权主义企图推动脱钩断链的行为,包括打压中国企业,最后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按外媒阐释,这一你来我往,欧盟“愣了”,而且是那种有力没处使的“愣”。
第二,高层对话。
中欧高层往来越来越频繁。本周,欧委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到访北京,日程很是满当,最重要的行程是第四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此外还有系列会见,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会见商业代表,接受媒体访谈等。
算起来,这也是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自建立起来的第一次面对面对话。
回到布鲁塞尔的蒂默曼斯似乎仍十分感慨。7月5日,他在回答中国日报欧盟分社社长陈卫华提问时说,此次访华“非常积极”,与中方共同就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开展讨论,自己“深受鼓舞”,他强烈感受到,中方是赞同欧方的,解决气候危机超越双方政治分歧。
除蒂默曼斯外,欧盟“外长”博雷利预计还将访华。此外,有欧洲智库近期文章提到,中欧另一重要高层对话——经贸高层对话预计将于9月中下旬在北京举行,届时欧委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将访华。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中欧峰会将于今年年底前举行。
一些分析提到,明年欧盟机构将迎来大选,明年7月,新一届欧盟领导班子将出炉,明年9月上任。即将“跛脚”的欧委会主席“执意”要把原定今年6月的中欧峰会往后推(在10月欧美峰会之后),引人深思。但不论如何,顶层对话都将极有利于增加合作空间,引领和稳定未来双边关系发展。
第三,中国牵头的里程碑谈判正式收关。
多边舞台上,中欧摒弃分歧,共商共舞,似乎也更常见了,更是双方合作和对话的一大亮点。在全球规则制定上,中国身影越来越多,角色越来越厚重。前有中欧共同牵头制定中欧绿色金融等领域标准,现在则有一个酝酿数年之久的里程碑式协议:7月6日,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在日内瓦完成。
《投资便利化协定》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主要规则包括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促进跨境投资便利化合作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该协定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它是由中方牵头,发挥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全球角色,和一些发展中国国家共同努力,通过多年斡旋而成。据新华社报道,投资便利化谈判参加方涵盖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等11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覆盖多数中国投资较多的欧洲、南美、亚洲和非洲国家。《投资便利化协定》将简化参加方投资审批程序,提升投资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更多保障。
7月6日,欧盟方面祝贺协定文本谈判结束。欧委会新闻稿提到“作为世界主要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欧盟在促进更透明、高效和可预测投资环境方面有深切利益。”
多边主义仍流淌在中国和欧盟的基因里,希望中欧在多边平台上的合作日渐增多。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